吉田阳介/文 日本的对华舆论形势日趋严峻。虽然2018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后,中日关系有了好转的迹象,但2022年将迎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却几乎感觉不到太多的祝贺气氛。

改善这一状况,两国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日本国内用日语撰写的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及新闻报道放大了与中国的相关争议,给日本读者留下“中国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国家”这样的印象,读不懂中文的读者就会信以为真,在脑里塑造出了一个扭曲的中国形象。这会影响日本人的对华态度,也会给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存在收入差距悬殊、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但总的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年,比起刚来的那段时间生活便利了不少。比如买东西时,之前收银的队伍很长,付钱很费时间,但现在无现金支付十分普及,不怎么花费时间了。除此之外,中国的网购也十分发达,日常的食材和日用品均可以在网上购买。这样的变化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日本部分专家声称的“中国崩溃论”完全无法解释上述变化。

促进中日的相互理解不仅仅在政治层面,民间的交流也能发挥巨大作用。回顾中日关系的历史,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前,日本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政府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而致力于促进和中国交流的日本民间组织在当时的中日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加强,中日友好气氛并不强烈,所以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特别是在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国的相互理解。

说到文化交流,就会想到权威学者和专家们之间的交流。当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促进中国的日本研究、也可以促进日本的中国研究的进步。此外,在日本了解中国的日本人和在中国了解日本的中国人几乎一样多,传达相关信息对于促进两国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

如果是传统的媒体,信息能够被更多人看见,也拥有更高的影响力,但缺点是不是谁都能表达观点,而现在社交媒体发达,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

但是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会有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需要读者拥有很高的辨识能力。但如果有这样一家媒体,旨在由知中派的日本人和知日派的中国人客观地展示最真实的中国和日本,就能够有更多客观的声音,从民众的角度进一步推进文化交流。

精通中日两国国情的陈言院长,运营的其日本(中国)企业研究院的主页,旨在向更多的人传递“真实的中国·日本”,期待其作为文化及经济交流的平台,在中日民间交流,特别是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加入「日系工业精品」,触达最关心你产品的人群

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推广产品的有效方式。


“日本制造”的光环必须突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官网开辟「日系工业精品」频道,以第三方机构研究文章的形式,介绍日本企业制造、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to B类工业品,突出其竞争优势。


「日系工业精品」将直接触达那些最关心你产品的人群。To B类工业品的客户是专业小众人群,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偏僻窄小。为解决这一痛点,「日系工业精品」和百度、腾讯、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设置关键词,抓取关心相应信息的目标用户,向他们精准投递关于你产品的研究文章。


「日系工业精品」将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在协会媒体上发表介绍日系工业品的文章,让你的客户所在行业内的众多目光聚集在你的产品上。


加入“日系工业精品”,你将收获更多中国客户!

订阅邮件

现在订阅,将免费接收我们的通讯周报。您将获得:

·网站上发表的精彩文章。

·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精简版)。

·研究院活动的通知&邀请函。

您有权随时通知我们不再向您发送通讯周报。

我们将确保合法使用您提交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