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之子/文 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我们迎来了这一值得纪念的年份。但由于疫情的原因,中日两国的线下交流停滞不前,对于和中国长期往来的笔者来说感到些许焦急。日本政界等厌华言论喋喋不休,让庆祝五十周年缺少了气氛。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夕,深刻认识到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并付出巨大努力的无数前辈留下了诸多故事。二战之后,美苏冷战,对日本来说,曾有一段时间中国变成遥远的存在。4000年历史的中国智慧和思想至今也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但两国的纽带暂时中断了连接。在江藤淳的著作《被封闭的言语空间》中作者写道,在驻日盟军总司令(GHQ)的管制下,二战前对中国的印象和军国主义一起被埋葬,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印象越来越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对于中国的敌视和警戒一直持续到今天。

笔者将日俄战争至二战战败的这一时间段称之为“空白的40年”。在学校教育中,中国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了这段历史,而日本的教育却似乎浮于表面。实际上在这四十年间,经济和文化相关从业者包括一般市民的往来频繁,许多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这是一个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很大的时代。现如今很多的前辈都已逝世,二战中、二战后出生的各界有识之士和企业管理者均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直到1972年才冷不防地接触到了中国。

中国举国进行改革开放,80年代后出现了要向日本学习的知日派。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对于日本的印象却逐渐稀薄了起来。与我们密切交往的政府官员、被称为日本处的负责人,他们工作异常忙碌,与日本之间的人际关系逐渐淡薄。在经济方面,垂直型分工的减少,导致日本优势逐渐降低。日本仅仅是爆买和旅游的对象国,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及中国与美国的对立,让中日两国的对话通道在官民两方均出现了收窄现象。

遗憾的是在“政冷经热”的时代,外交上的紧张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日之间确实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不仅中日之间,中日在第三国的合作同样具有很大的空间,但日本已经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日本政府追求“精明外交”,但在经济领域由于时刻要考虑到美国的态度,仍然相当闭塞。中国学习日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在日本由于连续二十年的失落,社会逐渐变得非常内向,日本的年轻人更加愿意闭门不出。

2021年NHK网站播放了题为“帮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这一纪录片。但对年轻人来说这可能已成为“历史”的一幕,笔者更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

“疾风知劲草”。希望从事中日交往的人,能像那些经历猛烈的大风也坚挺不倒的劲草一样,持续为中日两国加深相互理解而努力奋斗。

加入「日系工业精品」,触达最关心你产品的人群

这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推广产品的有效方式。


“日本制造”的光环必须突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官网开辟「日系工业精品」频道,以第三方机构研究文章的形式,介绍日本企业制造、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to B类工业品,突出其竞争优势。


「日系工业精品」将直接触达那些最关心你产品的人群。To B类工业品的客户是专业小众人群,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偏僻窄小。为解决这一痛点,「日系工业精品」和百度、腾讯、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设置关键词,抓取关心相应信息的目标用户,向他们精准投递关于你产品的研究文章。


「日系工业精品」将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在协会媒体上发表介绍日系工业品的文章,让你的客户所在行业内的众多目光聚集在你的产品上。


加入“日系工业精品”,你将收获更多中国客户!

订阅邮件

现在订阅,将免费接收我们的通讯周报。您将获得:

·网站上发表的精彩文章。

·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精简版)。

·研究院活动的通知&邀请函。

您有权随时通知我们不再向您发送通讯周报。

我们将确保合法使用您提交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