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专稿 2025年4月上半月,中文媒体报道和评论较多涉及的中日经济关系内容及日本企业主要如下。
优衣库在中国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天花板
4月10日,优衣库发布了2025财年上半年财报,迅销集团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0%,再次刷新了优衣库的历史最佳成绩。不过,曾经是优衣库增长引擎的中国市场,却在此次财报中表现黯淡: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同比下降约4%,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1%。
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疲态其实早有迹象。在2024财年(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优衣库大中华区的收益虽同比增长9.2%,但营业利润仅微增0.5%,增速已明显放缓。
优衣库宣称,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低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往年更大,商品组合未能满足各地需求。同时公司加大了营销投资,导致销售成本、综合管理费用上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下降。
但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经过多年高速扩张,中国市场规模已经接近天花板,增量红利减弱是必然。
事实也表明,优衣库开始放慢扩张的步伐。2025年第二财季,优衣库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净减少了10家,而此前3个季度均为正增长。业内预计未来优衣库在中国市场可能会关闭更多门店。
住友制药为何撤离中国?
4月1日,住友制药宣布出售亚洲业务,主要涵盖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Sumitomo Pharma Asia Pacific pte.Ltd.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相关业务,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丸红环球制药接手。这标志着这家在中国市场深耕长达三十年的跨国制药企业踏上了撤离中国之路。
住友制药自1995年进入中国后,一度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运营市场之一,曾经分别在中枢神经、抗感染、心血管以及消化道领域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是近年以来,住友制药一直没有重磅的新药推出,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大多已过专利保护期。中国医保和集采等政策的影响,使住友制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成熟药品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此前,日本药企直接对华投资设厂,但现在面对中国集采的压力,日本药企纷纷调整策略,从“生产销售”到“价值链整合”转变。除了住友制药出售给丸红,第一三共也从“直接运营”转向“资本+贸易”,通过合资建厂、技术授权等方式降低成本,将可乐必妥的生产权转让给重庆药友,自身则聚焦高端仿制药与创新药。
麦克赛尔关停中国工厂似属必然
4月2日,日本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正式宣布解散其位于中国无锡的能源工厂——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结束了其在中国市场28年的一生。关闭无锡工厂将给麦克赛尔带来12亿日元直接损失,但业界认为,这一切都是必然。
一是技术的迭代势不可挡。麦克赛尔生产的方形锂电池曾是手机、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是全球产业链的“隐形冠军”,但麦克赛尔没有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被中国本土电池企业赶超碾压。2023年中国方形电池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1.48亿元人民币,并且市场预测显示,到2027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66亿元人民币大关。然而,这一增长趋势主要由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本土企业所主导。同时,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兴领域麦克赛尔也跟进不够及时。
二是,本土化能力是生存关键。对于外企而言,能否顺利融入中国本土的产业链生态,已经成为决定其能否在中国市场立足的重要因素。中国从电池原材料的开采提炼,到产品、终端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产生的规模化优势使得外企很难以通过传统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如麦克赛尔这样在本地化供应链整合方面存在短板的外企,加剧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日企应关注海南自贸港独特的发展机会
4月9日上午,“日本企业发展中心”揭牌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海南三亚数字经济产业园隆重举行,以日本冲绳物产公社代表大成和人为首的日本经贸代表团一行参加了签约仪式及相关合作洽谈。
“日本企业发展中心”中心定位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政务对接、政策咨询、市场拓展等支持,助力日企高效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当日,5家日本企业与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成和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将冲绳的优质食品、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并借助海南自贸港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市场。
业内建议,鉴于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加上中国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日企应关注海南自贸港独特的发展机会。
现在订阅,将免费接收我们的通讯周报。您将获得:
·网站上发表的精彩文章。
·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报告(精简版)。
·研究院活动的通知&邀请函。
您有权随时通知我们不再向您发送通讯周报。
我们将确保合法使用您提交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数据。